欢迎光临中国心脑血管病网!

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

黄勇华

所在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职      称:副主任医师

科      室:神经内科

专家简介

勇华,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较早在国内开展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研究。专长脑梗死、脑出血、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癫痫、血管性痴呆、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

学术科研

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著3篇,在国内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论著64篇,参编专著5部,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医疗成果奖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8万元(第一作者)获首都发展基金资助65万元(第二作者)获军队基金20万元(第二作者) 主要学术成果:近年,随着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存在脑白质疏松,并且已经证实脑白质疏松与智能、精神障碍、步态障碍和尿便障碍关系密切,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至今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因此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从2007年开始,利用尸解标本和建立动物模型,对脑白质疏松的小动脉病理改变及内皮细胞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一:提出了小动脉管壁细胞间质异常堆积与动脉硬化和管壁增厚密切相关,这种病理改变不仅影响到脑白质疏松患者白质血供的减少,同时可能影响到脑白质组织间隙液的通过血管周的引流,从而加速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得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国际神经病学家Roy O. Weller教授的高度评价,并发表在国际神经病理学权威杂志Neuropathology and Applied Neurobiology。研究成果二: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缺血性白质损害的脑小血管的结构(特别是内皮细胞)及其功能改变进行了系统性观察,并进行药物干预,探讨了脑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低灌注大鼠缺血性白质损害的病理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提出白质损害的早期病理机制中涉及脑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稳定脑小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白质损害的进展有保护作用,为针对白质损害的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国际神经病学家Amos教授给予了高度赞誉。论文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联盟官方杂志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技术特长

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

指导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

脑卒中专项管理办公室

技术支持: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京ICP备16043171号-5

京公安网备案11010502035609

Copyright © 2012-2021 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